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是近日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2012年5月10日表示,2011年受有关部门委托,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国家认可的专业水质检测机构对占全国城市公共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出厂水进行了抽样检测。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城镇供水总体安全。
2006年我国重新修订颁发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用5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实施,要求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在原有35项水质指标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到106项,在这样*个高标准的要求下,为了掌握城镇供水设施是否适应新标准要求,2008年、200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组织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与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58.2%。 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源污染导致的自来水厂取用的原水水质下降、原有供水设施工艺落后和投入不足等因素,当时城镇自来水厂出厂水质与新标准要求存在*定差距,城市要明显好于县城和建制镇。针对城镇供水设施落后情况,200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国家水专项有关专家编制并发布了《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各地采取升*改造水厂和管网、强化运行管理、更换水源等措施,积*应对新标准的全面实施,我国城镇供水水质正在逐步提高,达到了2011年全国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 的水平。
分析我国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我们知道,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要经过源水、输水、净水、供水管网配水、二次供水、用水等多个环节。目前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在各个环节上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需要从多*屏障安全保障的层面来分析研究。
从源头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给饮用水源环境质量带来了*大威胁,水源水质呈现出不断恶化和水量缺乏的困局。要从水源控制水质,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规划流域内的产业布局,更要开发水源地,发布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录,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定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正是对水源地水质功能区的重要保护措施。
在水处理净化环节,我国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公共供水厂,绝大多数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已沿用百年,有时对源水中的*些污染物不能完全去除。按照2012年7月1日起将执行的*新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仅检验*个水样的106项指标需花费1.5万到2万元,添置分析检测设备的费用更高,除北京等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目前不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
供水管网配水水环节更令人担忧。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大多数城镇输水系统陈旧,由净水厂流经管网到达水龙头时,水质合格率会下降约10%,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大多处于寿命的临界点,部分城市老城区的管网长期超限运行,超过50年以上的约占全国供水管网总量的6%。
二次供水是供水管网“*后*公里”的安全很难保障,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实施的物权法体系范畴内,很难协调供水管网内的复杂法律关系,居民小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如水箱等的运行管理问题突出。
正像邵益生指出的,改善水源水质和完善供水设施是解决自来水质稳定达标的主要途径,这需要*个较长的过程。要加大投入,更换和改造落后老化的管网,改进净水工艺,攻克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同时还要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离。还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开水质监测数据、水利投资成本等信息,广大群众也应加强用水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主动提高节水用水意识。
安恒观点:实现安全*质供水,惠及民生百姓,我们的路还有很远、很长,安恒公司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以水联网?模式服务中国。